怎么教作文怎么写

【 - 策逸作文网】

怎么教作文?

谈谈如何教写作文2009-09-26 23:37 写作文的基本方法主要是:一要多读,不光要读课内的文章,而且要读课外的文章,这是作文的基础;二是小练笔,不惜烂笔头,才能恰如其分的表达;三是多写。

最好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,这样既能练脑又能练手;四是经常评改自已写的文章。

一、多读 不能只读“优秀作文”以内的书,所谓“取法乎上仅得其中”,学别人的总免不了要比别人再差一截,只有自已站得高了,看得多了,退而求其次也能写出像样的东西。

鲁迅说:“必须如蜜蜂一样,采过许多花,这样才能酿出蜜来,倘若叮在一处,所得就非常有限,枯燥了。

”这是他的经验之谈,所以要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读些文学精品,读些大家名著,如鲁迅、朱自清、闻一多的。

虽然开始会有一些难度,但提高阅读兴趣,培养文学素养是可以从小抓起的,循序而渐进,如中低年级侧重提高幻想能力,可提高童话寓言、民间故事、古诗和通俗的小文章。

从高年级起主要培养文学想象能力,内容则以文学为主。

通过读书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少有的默契、少有的感动、少有的又一个活生生的自己,通过读书,让自己一次次地和书中人物共甘苦、同奋斗,一回回地随作者去领略山川风物,这样,人的精神会不知不觉地被陶冶、被净化。

二、练笔 俗话说,好记忆不如烂笔头。

在日常习作中,同学们常常会提笔忘字或写错加字,结果言不达意,读者不知所云,不明所指。

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呢?可采用以下几步走: 1、 多积累 滴水汇成河,知识是靠点点滴滴和积累,同学们平时可以坚持做一些读书笔记,每天摘抄一些优美语段并分门别类制作词汇卡,日积月累,知识面会不断得以拓展,运用起来游刃有余。

2、 多记忆 有了一定的积累便打下了语言表达的基础,但知识容易回生,需要适时予以识记,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与同学们广泛交流,这样既锻炼了口才,又丰富了语言,以说促写,说写结合,不亦乐乎?否则一记了之,渐渐淡忘,还给了书本,还给了老师。

3、 多运用 “学以致用”其涵义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,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初衷。

因此,在每次习作中要潜意识地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,用好、用活、用准词汇, 做到一语多用。

如:有一小同学在一次习作中这样描述到:“面对同学们真诚的笑脸,手捧那一份份精美的礼物,重返校园的我,千言万语涌上心头,从嘴角边吐出几个字:‘谢谢大家!’”再如:“看到被我打碎的花瓶,我吞吞吐吐地说:‘我……我不是故意的!’”前者,朴实的话折射几缕感激,一个“吐”字,恰如其分地把真情实感自如地表达出来;后者却表达内心的不安和内疚。

如果没有很好的理解词语的含义,怎么能掌握他的不同感情色彩呢? 三、多写 要天天坚持写,常年不懈。

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说:“写作最好的窍门就是‘每天必写,天天拿笔,哪怕几十个字也好……’第一步就是学会‘记’,每天记一件事。

比如,昨天下了一场大雪,你就把它记下来。

”只有持之以恒,才会熟能生巧,笔下生辉。

“生活是写作的惟一源泉”,要使学生作文质量高,写得真实具体、生动、形象和富有感染力,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,走进自然,走进社会,开阔学生视野,让学生实地观察、体验生活,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,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。

如“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,组织学生春游、秋游,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;开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,并要求学生人手一本笔记本,随时把观察到的、听到的及其自己的感悟记下来,写成日记,积累有声有色的写作素材。

”有了这些写作的“柴米油盐”,作文这“碗”饭自然也就不难做了。

著名的漫画家华君武先生曾这样说:“我有花不尽,用不完的储蓄所,这就是我的日记,它储蓄着我所看到的、听到的、想到的各种各样的创作素材。

” 四、自评 叶圣陶先生说:“文章要自已改。

学生只有学会了改的本领,才能把作文写好,”因此,在习作训练中,同学们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习作评改实践,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,养成良好的修改文章的实践,做学习的主人,自我表现,自我完善,自我创新。

1、 读改 同学们在完成初稿拟定后,教师应提倡学生进行“读改”。

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:(1)自读自改。

独自反复通读全文。

在本环节主要是学生利用已形成的语感,针对在写作过程中和“过失性语病”,如:“漏字、语句不通顺等问题进行修改。

”(2)互读互改。

读给同桌或要好的同学听,旨要在使学生克服内在的语言储备的心理定势,针对标点错误、行文格式有误等进行修改。

2、 共评 教师在阅读完全班学生的习作后,找出主要的问题罗列出来,形成本次作文评改的标准。






发布时间:2022-03-22 20:50:48
文章来源: 策逸作文网  http://www.ceyiip.com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ceyiip.com/gzzw/86218.html,转载请保留。

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策逸作文网 版权所有   
声明 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网站地图 QQ:3434287719